在野钓中讲究钓钝,是因为钓钝有更高的中鱼率。灵钝之分主要在于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效果不同,子线绷子为灵,子线弯曲甚至躺底为钝。所以钓灵的时候,会导致漂相更容易出现,不管是顶漂还是黑漂,幅度都会较大,如果钓目不高,看起来就是黑漂的效果。甚至大鱼进窝,导致底部水流旋涡,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漂相,这个民间俗称大鱼摆尾。所以民间有说法:钓钝上鱼多,增加钓目让子线松弛弯曲。
2、鱼层不对
鱼所在的水层是有变化的,尤其是中上层鱼类会更加明显。比如说钓草鱼、鲢鳙,气温高就要钓浅水层,气温低需要钓深水层,在垂钓这些鱼种的时候不但需要钓法、用饵等一系列技巧,还需要注意垂钓水层对不对。以鲢鳙为例,如果垂钓水层深过了鱼层,鱼会碰线,漂相全是黑漂,提竿肯定是不中鱼的,最多是锚鱼。如果钓的水层比鱼层浅,也会出现很多黑漂,提竿照样不中鱼。或者钓底层鱼类,气候、水底环境导致鱼离底,如果选择钓点也会出现鱼碰线黑漂的情况。
3、鱼口滑
第三种原因是滑口鱼造成的,滑口鱼俗称老运动员,吃过见过,对饵料极为不敢直接吃,总是喜欢捡食散落的食物,对鱼钩上的饵料只有没散落食物才会进食,而且异常谨慎胆小。主要表现在吞吐动作过于迅速,出现漂相还没来得及提竿,鱼已经吐饵。所以应付滑口鱼,钓钝、长子线、搓大饵增加鱼钩饵料残留,是比较好的方法。这样漂相出来的不及时但是真实,中鱼率会高一些。
4、虾蟹闹钩
黑漂还有可能是小鱼闹窝,尤其是底层的趴地虎,吃不进去鱼钩,但是咬着饵料不放,也会出现黑漂。还有就是虾蟹闹钩,虾蟹闹钩的漂相就是黑漂,甚至斜漂,甚至浮漂横向移动,因为虾蟹进食会夹住鱼钩拖动。黑漂最有特点,表现在黑漂后浮漂不会上浮,遇上这种情况最好是更换窝点。或者干脆大钩粗线钓虾蟹,以锚为主,这些东西比鱼贵多了。
总体来说,钓钝貌似可以解决不少关于黑漂不中鱼的问题。喜欢请关注给个赞,每天准时更新,谢谢各位钓友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