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粹依靠有氧耐力的逐步积累,在最终正式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时,我不仅成功且安全地完成了赛事,还在2小时内冲过了终点线。
由此可见,有时候半程马拉松并非如想象中那般遥不可及。
只要你用心去逐步积累跑步量,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,安全完赛必定不是难事。
然而,这里有一个关键要点需要着重强调,即每周日必须安排一次至少15公里的长距离跑步。
对于那些渴望在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跑者而言,训练计划则需因人而异。
他们不仅要适度增加跑步量,还需高度重视身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,尤其是肌肉力量的专项训练。
那么,究竟跑至多少公里时才适宜尝试半程马拉松呢?
这实则需要根据个人的目标来进行合理设定。
若以四个阶段来概括半程马拉松的训练过程,具体如下:
第一阶段:10公里
10公里的跑步距离,堪称迈向半程马拉松进阶之路的首个重要阶段,唯有扎实练好10公里的跑步能力,方能拥有更充足的底气去挑战半程马拉松。
通常而言,你的10公里跑步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你半程马拉松的完赛用时。
第二阶段:16公里
16公里的距离,宛如半程马拉松的敲门砖。当你能够成功跑完两次16公里以上的距离时,这便意味着你的耐力基本能够胜任半程马拉松的挑战。
第三阶段:测试18公里
若你期望在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,赛前训练计划中的长距离慢速跑(LSD)最好能够达到18公里。
这一距离的跑步训练,约占总训练时长的10%,其重要性相当于一次赛前的模拟测试。
第四阶段:赛前一周减量
在距离半程马拉松比赛仅剩最后一周时,跑者需懂得适时减少训练量,逐步降低训练里程和强度。
无需担忧减量会对比赛发挥产生不利影响,因为正式比赛当天热烈的氛围会激发你的兴奋感,助力你顺利完成整个半程马拉松赛程。
所以,若想顺利完成半程马拉松赛事,平日里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。
唯有如此,方能在赛场上展现出最佳状态,实现自己的跑步目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